English

实行教育创新 推动社会经济繁荣

2000-02-29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安国市委书记 曹汝涛 我有话说

安国市人民政府市长郭若定我市辖11个乡镇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39万,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小区198个(小学163所,初中22所,教育小区6个,综合高中2所,重点高中、职教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聋哑学校、市幼儿园各1所,乡镇成人学校6所)。普通中小学在校生76500人,教职工4784人。

安国市是闻名中外的药都。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走“科教兴药,以药兴市”的路子,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繁荣,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1999年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授予我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创新是指导我们事业不断进步的思想核心,郑章综合教育小区的建成,就是我市在进行教育创新过程中的收获。郑章镇是我市西南重镇,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黄芪种植、加工和其它中药材种植基地,经济比较发达,是颇具我市特色的代表乡镇。郑章镇的发展,对于指导我市小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因此,市委、市政府对郑章镇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在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调研中,发现郑章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一是低层次劳动者比重过大,中高层职业技术人员缺乏,药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受到阻碍;二是在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没有稳定的阵地和有效的教育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深入;三是涉农部门在乡镇和农村开展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不能有效开展服务活动;四是乡镇内各级各类教育分散办学、重复投入,而且各类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培养对象规格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等。市委、市政府把这一系列问题纳入郑章镇的整体发展中加以解决,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逐步建成了郑章综合教育小区,形成了小区以“升学有希望,就业有准备”为办学宗旨,优化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要素配置,努力创办高质量、高效益的社区教育。

郑章综合教育小区的建成,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互补,解决了区域内教育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问题,成为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形式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首先,区内各级学校投入渠道各异。高中部以市财政投入为主,成教部和初中部由镇政府投入,小教部和幼教部由村投入,在小区建设时,各部集中力量分头投入,避免重复建设,整体上实现了规模扩张,条块上实现了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客观上也节省了资金投入,避免了资源浪费,成为教育事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实现大发展的最好出路。其次,区内各类教育共存,培养模式各异。成人教育直接负责中小学的实用技术培训;初中部实行初三分流,分流学生编成职教班,到成人学校进行技术培训;高中部则与市职教中心联姻,实行高中一体化管理,高三分流学生直接到职教中心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为对口升学或就业做准备。三教之间的互相沟通,打破了现行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封闭状态,构建起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近年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主力军。第三,区内多个部门共存,服务功能各异。市农技、林业、人武、计生等部门在乡镇一级开展活动有了设施完备、环境优越的阵地。成教部联系市职教中心,与农业、科技等部门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搞好药材种植、加工和药用动物养殖科研项目的开发,成教部成为开展农村综合教育的大课堂,农村实用科技、农业生产项目和新技术、新品种在这里得到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药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第四,解决了教育与整个城镇建设规划脱节的问题,一些群众性组织也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为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小城镇综合功能开创了新的有效形式。同时,小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利用实验实习基地,广泛种植中药材,利用药用植物、花卉来绿化、美化小区,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一些中药材的种植、管理、加工等生产知识,把教育与本地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小学进一步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1999年,我市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推广”的思路,又初步建成了大五女、焦庄、西城、北段村、大李庄等五个教育小区,使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素质教育得到实质性推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